教师登陆:
培训新闻

 教师动态

 学生天地

 美术头条

 科研动态

 优秀作品

 
阅读新闻
主页 > 教师动态

你们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养成同样要经历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

[日期:2024-01-09 15:35] 作者:最新更新 [字体: ]
  「為什麽被稱為『進口貨』的馬克思主義,能在我國生根開花?」
  
  「我國人民站起來了,你們可想知道,這個『站』字背後,有多少流血犧牲。我給我們列一段數字,你們就理解了……」
  
  3月14日,一堂生動的「學黨史、悟思維、辦實事、開新局」黨史專題學習講座在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望湖校區開講。臺上,是全國人大代表、安徽省委黨校教授吳梅芳;臺下,是一群八年級的學生。
  
  把大學教授請進中學講堂,這是包河區探究大中小學貫通培養模式、推行「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」的嘗試。2020年,包含吳梅芳在內的19名大學教授,被授予包河區中小學特聘思維理論政治課教授。
  
  「我國共產黨為什麽能夠常盛不衰?為什麽能夠活力無限?」本來3小時的課程濃縮到1個小時,吳梅芳精選28個知識點,要點敘述了1921年到1949年的黨史故事。每個知識點開端前,她都會拋出問題,引發我們的思考。
  
  講課時,吳梅芳不逃避黨在革新道路上一些曲折探究,甚至是一些過錯。「想告知同學們的是,我們黨為了民族復興,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前行,總結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教訓。而你們學習方法和態度的養成,同樣要閱歷從幼小到成熟的進程」。
  
  「很震懾,長征、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中犧牲兵士的事跡特別觸動我,回去想買一些相關書本繼續閱讀。」講座完畢,該校八年級學生舒椏潔告知筆者。
  
  近年來,緊扣「立德樹人」這個主線,包河區從組織領導、隊伍建造、課程建造、活動建造等方面構建「四重四化」中小學思政課建造模式,著力打造「大思政」育人格式。其中,組建由思政專業教師、各學科教師、院士專家、社會力氣組成的「四支隊伍」,縱深推進思政課變革立異,培育青少年愛黨、愛國、愛社會主義的堅決信念。
  
  「其實我是剛從北京開會回來。這一路上我也在想,講什麽?怎樣講?才能讓孩子們更好地接受。」吳梅芳坦言,這是她第一次給中學生上思政課。盡管自己研討的範疇便是黨史,但平時授課的對象基本是領導幹部,初度面臨一張張幼嫩面孔,很有挑戰性。「課程設計上,我特意挑選了先說背景、脈絡,再要點講人物故事,期望和學生們在認識上到達共鳴。」
  
  責任教育階段自動「牽手」大學,據了解,此前,包河區成立了區中小學德育研討與指導中心,下設思政教育等5個專題研討小組,組織40位教科研員,設置十余個研討課題。在跨學段思政教研一體化方面,立異樹立多學段思政課教師「手拉手」團體備課機製;在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一體化方面,堅持把「價值引領」貫穿各學科的教育教育。
  
  新時代思政課教師,怎樣才能當好學生的引路人?
  
  在隨後的「上好思政課」主題研討活動環節,吳梅芳仍以黨史教育為主題,與包河區數十位黨員、思政課教師進行了溝通。
  
  「學習黨史不能變成簡略的前史回顧。我比較附和的觀點跟我們共享——既腳踏實地地講出前史的本然,又腳踏實地地講出前史的所以然。」吳梅芳以為,黨校、高校的教授走進中小學上思政課,很有必要,也絕不是「大材小用」。
  
  「中小學是價值觀形成的要害階段。現在講堂上大部分教師是『90後』,能夠講他們是傳遞正確價值觀的中堅力氣。」吳梅芳說,這兩年,她一直在呼籲,讓高校思政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開展輪訓,讓年青教師首先堅決自身信仰。
  
  「育人者要先受教育。」據悉,2019年以來,包河區將思政教育歸入教師全員訓練內容。與之同步,經過建造思政課名師工作室,樹立骨幹教師人才庫,開展刻畫一批導師型、孵化一批引領型、挖掘一批潛力型思政課教師等「3個一批」思政課教師隊伍培育工程,施行「導師 徒弟」「青藍工程」結對工程等,多方建造高素質的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。
  
  「吳教授充滿激情、蘊含理性、賦有邏輯的敘述,讓我很受啟示。未來教育中,我想應該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法,教科書之外,多采用孩子們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、圖集畫冊、故事實例等方式,讓單調的理論知識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、趣味性。」黨員教師王東表示,下一步,方案將黨史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、理想信念教育相結合,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,經過對個人、家庭和社會改變的近距離感觸,激發我們愛家鄉、愛祖國的真誠情感。
 
攸县农广校 © www.yxngx.com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